浴室滑倒安全事故頻發
近日,明星阿嬌在酒店洗手間內撞傷了頭部,藝人黃鴻升在浴室滑倒撞傷而不幸去世。一連串的浴室意外事故,讓浴室安全問題再被關注。
‘’浴室是整個房間最危險的地方。”這句話並不是對黃鴻升意外死亡的隨意總結,而是美國疾控和預防中心經過調查后得出的結論。
每年在浴室中重傷甚至死亡的人數超過很多人的想象。很多年輕人覺得,在浴室里滑倒只是腿腳不便的老年人才會發生的意外。但事實並非如此。
根據《紐約時報》的報道,美國每年約有235,000名15歲以上的人,在浴室里受傷,其中14%的人為重傷。
而浴室中最容易製造危險的部分,就是浴缸或淋浴室,其次是馬桶。
而且,在洗澡前後滑倒這種意外,與我們的印象中不同,反而更多出現在年輕群體里。雖然隨着年齡的增長,在浴室里遇險的人數就越多。但15-24歲,卻是滑倒受傷的巔峰期,老年人更多是在如廁時受傷或死亡。
滑倒是浴室遇險的主要原因
調查認為,這很可能是因為青年更有可能大量飲酒,並且對自己的反應和平衡能力充滿自信,因此不會像年紀大的人一樣小心走路,從而釀成災禍。
而且這一年齡段的人,也因為更容易在泡澡或洗澡時突然暈倒,導致受傷。
但無論是什麼年齡、什麼性別,在浴室里風險最大的兩個動作,就是洗澡和進出浴缸時,尤其是在洗完澡后,從浴缸或淋浴室出來時更容易滑倒。相信小夥伴們也都有類似的親身體驗,地上稍微有一點泡沫沒衝掉,就可能摔得很慘。
相對而言,女性更容易在浴室受傷
而浴室里的面盆鋒利的尖角,浴缸堅硬的邊緣等,都可能在滑倒時重擊最脆弱的頭部和頸部,這兩個部位也是在浴室中最容易受到傷害的。
除了黃鴻升的意外,在其他地方演藝圈還有太多人,因為在浴室滑倒受了重傷。
所以,別等到摔倒了,才注意浴室防滑。我們要如何做呢?
浴室如何防滑
一是空間上乾濕分離,保持室內乾燥
乾濕分離是指將乾燥空間和可能被水浸的空間分隔開來,在浴室中保持淋浴區和如廁、面盆區域分隔開來,保持除了淋浴區域之外的地方乾燥。這樣子,除了洗澡的時候,在浴室裏面跟浴室外面就沒什麼差別了,基本上就不會因為遇水滑倒了。乾濕分離可以使用浴簾、淋雨拉門、淋浴屏隔或者是安裝淋浴房。90*90厘米的淋浴房就足夠使用了,淋浴房的材質可以選用防水材料,防止水從淋浴房中漏到非淋浴區。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二是地面使用防滑建材
浴室地面防滑裝修可以選用防滑建材,遇水就變得濕滑的塑膠地板就不太適宜在浴室中使用了。
浴室防滑建材主要還是考慮石英磚、仿古瓷磚、金剛砂瓷磚三類,鋪設適當的坡度可以保證積水順利的從地漏排出。用天然石打碎而成的抿石子防滑型也是很不錯哦,既美觀又實用。地板方面可以選用膠合板的加固硬木地板,有着較好的防潮作用。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三是鋪上防滑墊
防滑墊可以提供很大的摩擦力來防止腳底打滑,我們在走出淋浴室或者是邁出浴缸的時候很容易會摔跤了,防滑墊可以有效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而且防滑墊的使用非常方便,就算是損壞了,也可以馬上更換。
四是避免尖銳物,保持浴室整潔
在黃鴻升意外死亡的相關微博下,有不少人留言說浴室要避免出現尖銳物,預防滑倒時磕到異物,這遠比摔倒在地板上還要可怕。
因為直接摔倒在尖銳物品上,會造成內出血,甚至當場死亡。仔細想想,洗個澡也算是危機四伏,所以浴室里不用的東西盡量收到柜子里,東西不要亂堆在地上。
像馬桶刷這樣的長柄物品,不用的時候最好藏在柜子里或者馬桶後面。
浴室洗漱台的尖角盡量做圓角處理,或者包好圓頭的防撞墊,排除隱患。
還有五金掛架,注意掛高不掛低,防止誤傷。
在洗澡后,要養成用花灑把淋浴房的地面泡沫沖洗乾淨的習慣,以及準備一個拖把清理水漬,保持地面不留積水。
五是浴缸防滑裝備
浴缸可能是整個家裡最容易出意外的地方,所以浴缸內外最好都配備防滑墊,防滑條。並且記得定期更換它們,有鬆動的地方記得及時粘牢。
如果家裡是淋浴間,也可以考慮把地磚換成摩擦力更大的種類。
六是安裝扶手、座椅、可調節高度的花灑
安裝扶手對於老人小孩至關重要,很多老年人在如廁或洗澡后難以起身,一不小心就會滑倒。雖然你的浴室里可能有毛巾桿,或者儲物架可以扶一下,但這些東西的承重能力畢竟不行,並不能替代扶手。
而座椅可以讓容易體力不支的人在不舒服時坐着洗澡,以免突然暈倒。
花灑則能根據沒給家庭成員的身高調整,以免矮個子的人為夠到花灑而墊腳滑倒。
最後提醒大家,不要對意外有僥倖心理,滑倒是浴室中最容易發生的意外之一,千萬不要餓着肚子洗澡,不要醉酒洗澡,洗澡時間不宜太長,在浴室里感到胸悶的時候趕緊出來通風透氣,有條件的家庭還可以在浴室安裝掛繩式報警裝置,遇到意外時,就算獨居也能自救!
【打印】 【關閉】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