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在水裡,根子在岸上,河道的“健康”與岸上排放情況息息相關。2016年,無錫市出台《無錫市深化排水達標區建設工作方案》,通過五年的時間持續從源頭規範排水,鞏固和擴大排水達標區,提高無錫市生活污水治理水平。今年是該方案實施收官之年,記者了解到,近期市區上百個住宅小區正在集中進行雨污分流改造,衝刺排水達標區建設。完工后,今年無錫市排水達標區的數量將再添121個,進一步擴大覆蓋面。
老舊小區相對集中的梁溪區和濱湖區是排水達標區建設任務較重的板塊,除了創建改造任務,還要複查前些年已經創成的塊面,對其中不達標的進行整改。今年,僅梁溪區就有400多塊創建和複查任務,濱湖區也有近200塊正在實施改造和整改,涉及全市數百個住宅小區、學校、部隊和事業單位等。
9月16日上午,一台挖掘機把永豐路旁的石子街小區入口處地面挖開了一道四五米長的口子,十幾名工人來回忙碌着。施工人員告訴記者,地下原有水泥污水管老舊且部分凹陷,已更換成大管徑高密度聚乙烯管。待10月底全部管網完成改造,困擾小區的排水井口冒黑水問題將不再出現。據悉,石子街小區雨污分流改造項目屬於永豐路上的排水達標區複查工程,這條路旁還有木樨廳、木樨新村等小區也在同時進行雨污分流改造。
石子街小區南面緊貼着耕瀆河,這條長1.84公里的河道流經新世紀花園、暢舜苑、銀杏苑等10多個小區,水質曾長年處在劣V類。去年,政府投入約3300萬元對河道綜合整治,進行河底清淤、修建生態駁岸、種植水下森林、安裝曝氧裝置等一系列工程改善水質。“如果不把附近小區的排污漏洞堵上,整治好的河道再次被污染,投入的人力物力就都白費了。”看着水質日漸好轉的耕瀆河,梁溪區水利局工作人員感慨道。
小區雨污分流改造是改善環境的民生工程,一些不文明施工行為卻給居民生活帶來影響,家住景麗東苑、標準花園等小區的讀者向本報反映遭遇夜間施工擾民。記者從濱湖區住建局了解到,相關部門已計劃召集各個施工單位開文明施工推進會,重申施工規範,避免擾民。梁溪區水利局相關人員也坦言,基本每天都會接到兩三條“12345”熱線轉來的市民關於施工的投訴,盡可能在當天解決。記者在石子街小區施工現場看到,開挖后尚未鋪瀝青的地面覆蓋著防塵綠毯,小區角落專門設了一塊材料堆放點,一輛疏通清洗車在旁駐守,每天定時噴洒降塵。“施工期間盡量把環境衛生影響降到最小,也會繼續督促施工單位文明施工,早8時前、晚6時后不施工。”區水利局工作人員表示。
據悉,根據規模大小和管網老舊程度,小區雨污分流改造工程期在1個月到3個月不等,市區現正進行施工的小區絕大部分將在10月底之前完工。
【打印】 【關閉】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