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實施方案,中心城區464個供熱自管站(網)在10月31日前由濟南能源集團全部統一接管,惠及20萬戶居民,集中供熱實現同網、同質、同價、同服務,做到直供到戶、收費到戶、服務到戶,形成全市供熱“一張網”,徹底消除小區供熱“自管站”的頑疾。
根據《濟南市中心城區住宅小區自管站(網)接管改造工作實施方案》,按照“政府主導、統一運營、一網多源、提質增效”的供熱“一張網”整合思路,濟南中心城區住宅小區464個自管站(網)一次移交、分批改造,為20萬戶居民、2000餘萬平方米供熱面積提供統一、專業的供熱服務,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形成合力,為明年全市供熱一體化夯實基礎。
移交工作將於今年10月31日前完成,相關區政府(含濟南高新區管委會)負責協調轄區內住宅小區的自管站(網)管理單位將使用管理權按程序一次集中移交給濟南能源集團,改造資金由市級、區級、濟南能源集團各承擔三分之一(濟南高新區承擔市、區兩級資金)。優先對年限較長、損壞嚴重的供熱設施進行首批改造,並做好人員安排、設備維護、應急保障、供熱服務等工作。
今年是住宅小區供熱自管站(網)接管改造的起步年,464個自管站(網)一次移交,濟南能源集團負責運營管理。
明年是攻堅年,將完成絕大多數改造。後年則是收尾年,2022年11月15日前完成全部改造。居民煩心的溫度不夠熱、服務不及時的問題有望迎刃而解。
天橋區無影山街道淺水灣小區在2003年交房后一直由物業“自管站”供暖,“從來沒享受過提前和延期供暖。今年疫情期間,人家直管站供暖的一直到4月初還在供,我們這3月15號就給停了。”該小區5號樓的徐先生說,自管站變直管站,小區居民雙手贊成。在淺水灣小區換熱站內,水泵和換熱器上布滿了灰塵,供熱管道鏽蝕斑駁,台階下破椅子上一塊廢棄的壓力表被灰裹住,已經看不出原貌。
在歷城區花園路泉印蘭亭小區內,自管站的供熱服務也讓居民很不滿意。該小區有350餘戶居民,近年來經常因漏水無法保證正常供熱,每年大小停暖查漏搶修得十多次,小區居民熱切盼望能變成直管的換熱站。
記者了解到,每年採暖季,市民反映的供熱問題中,很大一部分都與自管站相關。部分自管站建設標準不高,維護不專業不到位,甚至為降低運行成本,擅自降低供熱流量或間歇運行,不按政府規定提前或延長供熱,成為制約濟南市集中供熱服務質量的一大問題。
針對供熱“自管站”這個幾十年來遺留的“老大難”,濟南市委、市政府今年下定決心全力破解,打通供熱“腸梗阻”、服務“最後一米”,打造全市供熱“一張網”。
“我們將取消中間環節、消除‘二道販子’,提升供熱質量和服務水平,保障市民安全穩定用熱。”濟南能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潘世英表示,考慮到距離今冬採暖季僅有兩個月的時間,且許多自管站運行狀況較差,來不及進行全面改造提升,濟南能源集團將提前與12345市民服務熱線、轄區居委會溝通對接,遇有老化、漏水嚴重等問題,優先採取應急維修手段進行部分改造,確保居民今冬供熱質量,確保圓滿完成接管自管站重大民生保障工程。明年起,濟南市將實現供熱一體化運營,由濟南能源集團統一標準管理,實現同網、同質、同價、同服務,做到直供到戶、收費到戶、服務到戶的“一鍵直達”,真正形成可分、可組、可控的供熱“一張網”。
【打印】 【關閉】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