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湖塘乾淨了,金華再度盯緊治水核心環節。最近,6年6奪“大禹鼎”的金華,對治水提出更高標準:治好源頭污水。在義烏、磐安率先完成“污水零直排區”創建的基礎上,構建“污水全收集、管網全覆蓋、終端全配套”的污水處理閉環。至2022年底,全部縣(市、區)基本達到“污水零直排區”建設標準,打造一座“看不見污水”的城市。
污水全收集,截污納管、雨污分流覆蓋所有排污單位。金華明確對所有縣(市、區)的生活小區、背街小巷、企業商戶等逐幢逐戶進行調查摸排,認真梳理形成問題、任務、項目、責任“四張清單”,全面交辦落實,確保污水收集無盲區、無遺漏、無死角。在餐飲行業,金華推廣“三格隔油池”,利用油輕水重原理自動收集殘渣和油污。在磐安,2萬多戶農家門前多了一處名為“清掃井”的擋污設施,當生活污水流出時,非液態的垃圾、雜物等就被擋板阻隔滯留,僅污水進入地下管網,保障源頭精準收集。
管網全覆蓋,打造細緻、龐大的雨污管網系統。以義烏為例,全市已改造雨污管道1865公里,新建雨污管網4000餘公里,疏通管道4189公里,清理窨井150132個。為保障雨污管網系統高效運維,確保“零滲漏污染”,義烏建立以國有公司為主、市場化為輔的運維體系,主幹管網由義烏水務建設集團負責運維,鎮街及鄉村部分支幹管網由口碑好、業務精的第三方運維公司承擔。
終端全配套,污水“應納盡納、應處盡處”。金華市全面落實城鎮污水處理設施監管責任,定期監督檢查,消除污水處理廠超負荷隱患並解決處理能力不足的問題,科學提升規劃配套管網能力,確保污水處理后正常穩定達標排放。目前全市39家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171.1萬立方米,已基本與供水能力匹配。
截至今年7月,金華已完成72個鄉鎮(街道)、690個生活小區、11個省級以上工業園區的“污水零直排區”建設。“只有看不見污水了,才能從源頭上保障鞏固‘五水共治’成果,讓水更清、環境更優美,支撐高質量發展。”金華市委主要負責人說。
【打印】 【關閉】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