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記者走進益陽市赫山區筆架山鄉一處污水處理點。當工作人員揭起掩藏在綠草間的污水進口井蓋時,記者看到渾濁的污水汩汩流入,散發出臭氣。但污水經處理后從出水口排出,卻是另一番景象:流水清清,空氣中瀰漫著草木的清香。赫山區住建局局長姚四清介紹,筆架山鄉採用的是分散式一體化設備處理污水,共有6個這樣的污水處理點。
2012年,赫山區滄水鋪鎮建成日處理能力3萬噸的污水處理廠。2018年以來,該區投入4億多元,規劃建設鄉鎮污水處理項目,實現全區10個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日處理污水能力達6.17萬噸,並實現污水收集率80%以上。目前已有6個鄉鎮污水處理設施投入運行,其餘4個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可在9月30日前完成建設並投入使用。該區嚴格出水排放標準,污水經處理后水質須達到一級A類標準。
赫山區因地制宜,為各鄉鎮量身定製污水處理“套餐”。衡龍橋鎮(衡龍新區)工業企業較多,新建的污水處理廠日處理能力達1萬噸,採用AAO+MBR工藝處理技術;蘭溪鎮人口規模大,新建的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能力達4000噸,採用“水解酸化+IBR+過濾+消毒”技術;泥江口鎮、歐江岔鎮、泉交河鎮人口規模相對小些,建設的污水處理廠日處理污水能力在1000噸左右,採用“預處理+改良A2/O+二沉池+混凝沉澱+過濾+紫外消毒”技術;岳家橋鎮、八字哨鎮、新市渡鎮、筆架山鄉人口居住相對分散,則採用分散式一體化設備處理污水,不僅靈活性強、投入成本低,還節約了土地。
該區在鄉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過程中,統籌兼顧黑臭水體治理。蘭溪鎮蓮花塘黑臭水體由來已久,周邊居民怨聲載道。蘭溪鎮污水處理廠便選址蓮花塘,將該塘填埋,治理黑臭水體的同時節約了污水處理廠建設用地。
【打印】 【關閉】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