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市農業農村局獲悉,為改善農業基礎設施條件,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上半年,威海建成高標準農田17萬畝,預計產生經濟效益達5000萬元,惠及9萬人。在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上,威海注重補齊農業基礎設施短板,新建農田水利設施564處。
在文登區澤頭鎮魏家莊村的高標準農田裡,放眼望去,200多畝的農田盡收眼底,農田一側的大口井和泵房格外顯眼。據魏家莊村“第一書記”譚業明介紹,這得益於威海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
“以前,農戶要自己用拖拉機將水輸送到田間。現在農戶打開閥門就能將大口井的水直接送到自家的田間地頭。”譚業明說,新建的大口井和泵房解決了村裡200畝農田灌溉問題,預計每畝在原有基礎上可增收糧食200斤。
因高標準農田項目受益的還有榮成市東山街道。今年4月,東山街道高標準農田項目區修建了一座2萬平方米的方塘和一條900米長的機耕路,農業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受益面積達到4800畝。據該項目負責人介紹,東山街道高標準農田項目的建成,不僅解決了農田灌溉用水、方便農耕操作,還解決了東山街道600畝現代化種植園生產用水和園區交通問題。
魏家莊村和東山街道的變化,只是威海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的一個縮影。今年上半年,威海把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要抓手,新建平塘、大口井、泵站等農田水利設施564處,建成高標準農田17萬畝,新建設的高標準農田灌溉保證率達90%。目前,全市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52萬畝。
【打印】 【關閉】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