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寧市水環境治理傳來喜訊,由南寧建寧水務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建寧水務集團)負責建設的那平江污水處理廠及配套3個污水提升泵站具備通水調試條件,那平江流域治理工程28公里污水截污管全線貫通及7個調蓄池主體封頂,標志著那平江流域治理取得重大進展。這些項目正式運行后,可進一步改善那平江的水生態環境,再現水清岸綠的內河風光。
敢啃“硬骨頭”,敢立軍令狀
那平江是南寧市18條城市內河之一,途經三塘片區、嘉和城片區、松柏路、那舅社區、仙葫片區。過去由於周邊範圍的市政排水管網不完善,那平江流域河道常年成為沿岸工業廢水、居民生活污水、雨水的受納體。截污治污設施也不完善,造成該流域出現黑臭水體。
為解決那平江流域群眾反映強烈的黑臭水體問題,實現內河長治久清,南寧市於2019年初啟動該流域黑臭水體治理工作,要求於2020年8月底前實現截污通水目標。
黑臭水體治理,問題在水裡,根源在岸上。
項目建設的初期,相關專業人員對那平江流域開展污水直排口排查工作,尋找和掌握黑臭水的來源。經統計,納入那平江河道治理工程截流的排水口共508個,對那平江河道的水質造成嚴重污染。
據建寧水務集團副總經理周柏建介紹,工程主要建設內容包括開展截污管線及沿線排口截污改造工程;新建污水管、溢流污染控制調蓄池,污水提升泵站及其配套壓力管對截流的雨污水進行暫存、提升輸送;建設那平江污水處理廠,對污水進行終端處理。從源頭上對污水進行有效的收集處理,達標排放,從而實現內河長治久清的目標,改善流域周邊區域的居住環境。
一個處理能力10萬立方米/日的污水處理廠,7個溢流污染控制調蓄池總容積為5.61萬立方米,3個污水提升泵站及配套壓力管,28公里污水截污管道……這一系列項目,必須要在一年多的時間內完成。這不是一塊好啃的“骨頭”。
那平江流域治理項目建設時間緊、任務重、困難多、標準高,面對嚴峻形勢,建寧水務集團堅決貫徹落實南寧市“治水、建城、為民”城市工作主線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工作部署,以敢啃“硬骨頭”的魄力和积極作為的擔當精神,義不容辭地扛起了這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並立下軍令狀——堅決按期完成建設任務。
靠前指揮,高位推進,把黨旗插到工地上
建寧水務集團黨委充分發揮把方向謀全局的作用,圍繞“控源截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保質、長制久清”的要求,迅速組建專業隊伍,制定攻堅方案,以超常規工作舉措和方法,強力推進流域治理項目建設。
成立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領導小組,制定污染防治攻堅戰總體工作方案,強化對水環境治理項目的籌劃和指導,並建立“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完整責任鏈條。組建水環境綜合治理辦公室,建立快速上報、快速反應、快速協調、快速決策、快速落實的“五快”工作機制,實現多項目、多流程、多人協同推進,全力以赴加快工作效率。
集團黨委主要領導积極發揮“頭雁”引領作用,深入各項目施工現場檢查指導,靠前指揮,協調解決項目建設過程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為一線奮戰的幹部員工加油鼓勁。為全力推進施工進度,集團公司分管領導更是常駐項目點現場辦公、現場督戰。
集團下屬承擔建設任務的綠城水務公司、排水公司各項目點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組建黨員攻堅突擊隊,把鮮紅的黨旗插到工地上,帶領全體參建人員“五加二、白加黑、晴加雨”,在確保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開足馬力加快推進工程進展。
領導指揮在一線、黨員衝鋒在一線。駐紮在水環境治理工程的現場項目管理人員,很多都是剛成家立業的年輕黨員,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在一線帶頭衝鋒。綠城水務公司那平江污水處理廠項目主管莫金海,2019年9月結婚,休了3天的婚假,張羅完家中事後立即投入緊張的工程建設當中。在項目最後的攻堅衝刺階段,各項目管理人員放棄休假駐紮工地。
咬定青山不放鬆,把不可能變為可能
知難而不畏難,越是艱難越向前,這是水務人的精神和本色。
那平江流域治理工程可以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里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是因為有一支團結、堅韌、智慧的隊伍,他們全力以赴將因征拆、疫情等多種因素延誤的工期搶回來,確保工程順利推進。
為削減流域內初期雨水的溢流污染,工程配套建設7座溢流污染控制調蓄池。由於對調蓄池缺乏了解,在工程建設初期,不少居民擔心自家附近建設的調蓄池會散發臭氣及噪聲影響日常生活。為此,集團配合城區政府對項目建設的意義和內容耐心解釋,製作10萬份宣傳冊到小區入戶分發,向居民宣傳黑臭水體治理及建設知識,消除了居民的顧慮,讓工程建設得以順利推進。
那平江污水處理廠項目所在地原是一個不通水、不通電、不通路的“三不通”地帶,項目廠址原始地貌起伏較大,淤泥平均厚度約4米,最高達7米。
“土質稀爛,地基施工難度非常大,我們動用8台挖掘機、1台推土機、2台壓路機24小時不間斷作業。單單地基這一塊處理就耗時60天,共清理出淤泥約11.3萬方,回填了10萬方的合格土方。”莫金海說。
新建的28公里污水截污管道,大部分實行頂管施工,仙葫片區地質環境極差,地下硬質岩硬度達到了7級。“地鑿不開、管進不去,給頂管施工造成很大困難,有些地方一天才推進6厘米的距離,進度影響極大。”作為排水公司負責該項目的負責人,林嘉明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地下工程無法推進就意味着整個工程無法按時完成建設。
越是急難險重的地方,越要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衝鋒陷陣,攻城拔寨。為解決問題,林嘉明下坑道察看岩石狀況,與施工單位晝夜分析能解決的方法,經多次嘗試,最終使用水磨鑽、破岩機等机械改變施工工藝,成功破解了難題。
今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工程停滯將近2個月,給工程按期推進帶來了新挑戰。南寧建寧水務集團积極應對疫情影響,科學制定在建項目復工方案,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施工安全,穩步有序推進黑臭水體治理項目復工,僅2月底,復工率就達到100%。
水清岸綠的內河風光有望再現
流域治理各項目工程環環相扣,是一個系統性工程,管網工程、調蓄池、提升泵站、污水處理廠建設缺一不可。
“下一步,我們將開展對工藝設備的通水調試工作,同時完善廠內工藝管道安裝和廠區總平、綠化等收尾工作,廠外提升泵站方面也會同步完善配套壓力管建設,為8月底實現全流域通水投產運行打造良好條件。”莫金海說。
新建的7個調蓄池已全部完成主體結構,進入設備安裝和回填、綠化恢復等階段。項目現場負責人劉希成介紹:“那平江流域治理工程的截污管道及調蓄池建設形式為地埋式,截污管道及調蓄池建設完成后須填土覆蓋,進行草皮種植,恢復河岸生態,進一步提升流域周邊的居住環境。”
“我等着在那平江畔散步、跳廣場舞。”沿岸居民對此無比期待。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南寧建寧水務集團集全集團之力,咬緊黑臭水體治理的目標任務,全力以赴加快補齊水環境治理“短板”,助力南寧市打贏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除那平江流域外,該集團承建其他水環境治理項目也是進展喜人:朝陽溪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物流園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已於6月30日實現通水調試;7月30日,朝陽溪流域配套管網一期工程污水管道實現全線貫通;茅橋水質凈化廠、五象污水處理廠水質提標及一期擴建工程、亭子沖流域治理工程等項目均已完成80%以上的總體形象進度,進入最後衝刺階段。目前,全體參建人員正鉚足幹勁,朝着8月30日實現全流域截污通水的總目標全力奮戰。
待這些項目建成運行后,相關流域的水生態環境將得到進一步改善,有望呈現“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美麗景象。
【打印】 【關閉】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