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時8個多小時,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中山地區在建最大地下綜合管廊項目——中山翠海道地下綜合管廊項目橋樑工程首座承台近日澆築成功,標誌中山翠海道地下綜合管廊項目正式啟動橋樑下部結構施工作業。
這次澆築的為4號橋的右幅5#橋台—承台,有着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它是4號橋橋樑基礎與未來大道道路兩個部分的臨界點,同時也是全橋混凝土澆築體量最大的分部工程。承台施工完成后,將進行橋台—台身施工,全橋建設又將迎來一個新的節點。
據介紹,4號橋位於橫三涌,坐落於河道中央,地質條件複雜,地下水發育豐富,施工條件也受到周邊其他施工場地影響較大。且承台混凝土澆築施工處在廣東雷雨季節,降水頻繁、雨量大,溫度變化快,項目部也积極克服大體積混凝土芯部溫度與混凝土表面溫差、混凝土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差,以避免混凝土有害裂縫的產生等難題。“為了確保橋樑的荷載傳遞、分配均衡,控制溫度裂紋,項目部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把控混凝土的塌落度、振搗頻率,並採用洒水、土工布覆蓋養護等有效措施,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中山管廊項目4號橋技術主管張盼盼介紹。
據了解,中山翠海道地下綜合管廊項目位於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新區,主要包括綜合管廊及附屬工程、道路工程和橋樑工程三個部分,其中含橋樑3座。本次實現首座承台澆築的跨橫三涌的4號橋橋長125米,連接翠亨新區馬鞍島緯二路和緯三路,延伸至未來大道綜合管廊主廊。4號橋未來也將建造成翠亨新區景觀橋,建成投用后,不僅為周邊居民往來提供了新通道,也將助力翠亨新區品質及形象提升。(記者恭弘=叶 恭弘志文)
【打印】 【關閉】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