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在新冠肺炎疫情遲滯產業發展的背景下,藤縣中和陶瓷產業園區卻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與生產景象。
“目前訂單已排到了七月份,現有的生產線已是滿負荷生產。”提到疫情期間的產銷情況,入駐該園區的廣西協進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藤縣基地負責人羅林立介紹說。
作為廣西A類園區的藤縣中和陶瓷產業園區,目前園區已有歐神諾、蒙娜麗莎等30家陶瓷企業及陶瓷行業配套企業入駐,已投產企業有17家,總投資額超過133億元。疫情下,該園區的經濟卻呈現逆勢上揚的良好態勢,一季度工業總產值達9.4億元,同比增長88.6%;固定資產投資1.85億元,同比增長88.4%。
“疫情下,園區企業的總產值還能如此逆勢上揚,這跟藤縣採取‘暖企’措施分不開的。”在羅林立看來,是“暖企”措施讓陶瓷企業渡過了危機時期。
面對疫情,如何幫助陶瓷企業應對危機,轉“疫”為“機”?藤縣按照梧州市委“作風興市”要求,不斷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復工復產保駕護航。成立了陶瓷企業服務生產小組,由縣領導帶隊,主動下沉一線,靠前服務。相關鄉鎮、部門單位落實屬地責任,嚴格按“一企一策”要求,對企業提出的復工復產申請能快則快進行審核,全力為企業復工復產提供保障和支持。組建了專門的企業服務隊,在企業減稅降費、融資、用電、用水、招工、治安聯防、物流等方面為企業提供立體化、“保姆式”綜合化服務。
在靠前服務中,各部門單位积極為企業解決各種難題。為最大化滿足防疫期間企業復產招工需求,藤縣將招聘活動由“線下”轉為“線上”,解決企業用工難題,幫助約200家次家企業發布了26000多個崗位招聘用工信息。圍繞支持疫情防控“六稅兩費”十二項稅收政策,對企業延期繳納稅款申請,專人跟蹤輔導,確保企業申請的延期繳納稅款工作全流程暢通無阻,對12家企業依法延長延期繳納稅款達717萬元,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南方電網廣西新電力集團藤縣公司暢通線上“辦電綠色通道”,主動對電費均價過高的企業客戶進行核查,高效落實電費優惠政策,減輕企業的電價負擔,為企業復工復產保“價”護航。據悉,從3月1日至3月31日負荷復產率達到80%,以及4月1日至4月30日負荷復產率達100%的,免收基本電費。對於非高耗能企業,電費按95%收取,相當於減免了5%的電費。截至4月底,該公司累計落實電費優惠1399多萬元,以實際行動力助企業復工復產。
疫情下,藤縣中和陶瓷產業園區還能保持產銷兩旺,不僅因為當地的“暖企”措施得力,跟企業自身的“智能智造”也是密不可分的。
“智能智造”,造出來的是更高的經濟效益。協進陶瓷企業全線包涵高端原料製備、萬噸壓機、節能環保窯爐、智能管控拋光線,智能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蒙娜麗莎陶瓷企業在球磨、成型、乾燥、施釉、燒成、拋磨、揀選、包裝等環節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都領跑行業;截至4月,歐神諾、協進、蒙娜麗莎在藤縣基地分別實現3條、2條、4條生產線投產,這些生產線不同程度地採用了時下行業最先進的智能球磨系統、智能燃燒系統、智能倉儲系統、陶瓷工廠智能管控系統等,與傳統生產線相比,智能生產線能耗降低可達20%以上,人工減少2/3,粉塵、噪音、操作環境都有明顯改善。同樣,其他的不少企業生產線配有產量及能耗管理控制手機App系統,實現了對生產線的遠程監控,將智能智造水平推向了新的高度。
此外,一些陶瓷企業自去年12月投產以來就沒有停產過,鑒於疫情的嚴重,許多工人未曾離開產區,這樣大大減輕了疫情防控工作的壓力和復工復產成本,促使企業3月份實現建成的4條生產線全部點火投產。據了解,於2月中旬復工復產的歐神諾企業,產能是去年年底的一倍多。疫情造成新舵企業產品積壓、運輸成本增加、產能減退等影響,但是也給了企業改良生產工藝、提升產品質量、調整銷售策略的時機。
【打印】 【關閉】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