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辰代理 天辰註冊 天辰官網 天辰平台 天辰平台註冊 天辰線路測速_再創新高 新民洲港2020年進口木材近370萬立方米

  1月5日,雖是寒風刺骨,但新民洲港的碼頭上卻是一派緊張、繁忙的景象:3艘外輪停靠在岸邊,碼頭上數台吊塔一字排開,伸展長臂,從船艙將一捆捆原木卸到岸上。

  江蘇新民洲港務有限公司商務部副經理江楓告訴記者,元旦以來,港口一直處於滿負荷運作狀態,工人們加班加點,忙着接卸進口木材,剛剛才有一艘外輪卸完貨離港。“當天泊岸作業的3艘外輪,分別是來自新西蘭的尼爾森角號滿載輻射松21000方、來自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宇聯號滿載硬雜木25000方和來自加拿大的樵夫號滿載鐵杉10000方。”江楓說,本月還將有10多條外輪到港卸貨。

  位於鎮江版圖最北的新民洲,是長江長期沖積形成的半島嶼型沙洲,因其“飛地”的獨特地理位置,與鎮江主城區隔江相望。1960年,500多名鎮江共青團員響應黨的號召,離開城市奔赴新民洲墾荒種地,開啟了新民洲的“**次創業”,原本的蘆葦灘變成了良田沃土。

  兩年前,記者來到這裏時,新民洲已經踏上了“第二次創業”的新征程,全力建設“中國木材進口**港”。如今舊地再訪,新民洲臨港產業園黨工委書記張偉告訴記者,以“港口特色鎮、生態木業城”為總體定位,集中精力、聚焦資源,做大做強木業全產業鏈,新民洲正在朝着“中國木材進口專業港”和“全國木業精深加工示範區”的目標奮進。

  “產”為基:項目建設形勢喜人

  成都川雅木業有限公司主要生產鋼琴等樂器部件,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去年上半年的訂單明顯下滑,但全年產值仍然達到了5000萬元,超過預期目標。公司日常生產負責人李明友說,川雅木業去年已向日本雅馬哈供應背架化妝板40萬片,在落戶新民洲以來的3年裡累計已投資2000多萬元,“公司生產場點目前雖然是臨時的,但已在臨港產業園內的先進木業製造區拿下了4棟廠房,預計今年春季即可入駐生產。”

  帥峰木業智能化木材加工項目在新民洲建起了自有廠房。現場負責人台德亮介紹,企業擁有國內先進的單板智能加工烘乾系統,項目去年9月動工,11月完成建設,建成了“原木—旋切—烘乾—打包—碼垛”的全自動生產流程,“這在全國旋切業內處於領先地位,目前正在調試設備,近期將投產達效。”

  按照“港口特色鎮、生態木業城”的總體定位,新民洲通過加快推進項目落地,努力探索鄉村振興的高質量路徑。張偉介紹,圍繞“中國木材進口專業港”目標,近年來新民洲已先後投資近20億元,建成了6個5萬噸級泊位;圍繞“全國木業精深加工示範區”目標,高起點定位,高標準建設,投資2.3億元,建成木業初加工區一期,入駐企業14家,培育規模以上企業6家。此外,新民洲按照長江大保護要求,邀請中國林科院木工所和中國林產工業設計院專家編製木業產業規劃,嚴格准入門檻,明確招引方向,實施畝均考核,並聯合華為開展智慧園區建設。日本越井、川雅木業、名和滬中等一批優質項目相繼落戶,已初步構建起了木業加工全產業鏈。

  “2018年至2020年,新民洲財政收入增長2.8倍,工業銷售增長4.7倍,工業用電增長2.2倍,外來人口增長2.4倍。”張偉告訴記者。“以前的新民洲蘆葦叢生,有千年荒灘之稱。可現在的新民洲已是全國知名的木業大港,木業經濟蓬勃發展,村民們住進了環境整潔、綠化優美的新民洲家園,生活真是大變樣,滿滿的都是幸福感、驕傲感。”說起新民洲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年83歲、原新民洲小學校長顧成玉感慨不已。

  “港”立園:木材進口再創新高

  來自新西蘭的“豐寧”號和所羅門群島的“潤富6號”兩艘外輪靜靜地停靠在江邊碼頭上,運來的輻射松和硬雜木正在有序地卸貨。指着照片上的場景,新民洲港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李響告訴記者,新民洲港去年全年到港外輪128艘,創下了歷年之最。

  記者了解到,2020年新民洲港克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影響,進口量逆風上揚,累計進口木材近370萬立方米,為開港以來年度最高紀錄,接卸量高居全國木材進口單體港第一名。目前,進口木材中松木類佔到80%,它們來自新西蘭、美國、加拿大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材種主要有針恭弘=叶 恭弘松、闊恭弘=叶 恭弘松兩大類,涉及輻射松、濕地松、雲杉等20多個品種。

  李響給記者分析了木材進口量持續高幅增長的原因。一方面,園區幾年來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擁有6個5萬噸級、兼靠7萬噸級的泊位,在長江單體港口中名列第一,同時港口硬化場地面積在全國同行業中也是首屈一指,堆場面積達到120萬平方米,一次性可以堆存100萬立方米的木材。另一方面,園區還积極拓展陸路出貨渠道,主攻建築模板等市場,今年陸路出貨量增加了20%以上,佔到總出貨量的55%,特別值得一提的是,7月份單日出貨車輛達到了600餘輛,主要發往安徽、山東和蘇北等地,一年中新發展了蘇北、重慶、安徽等地大型木材貿易商10多家,這些都為進口木材量的一路攀升奠定了基礎,創造了條件。

  “城”為體:融合發展可圈可點

  中國是全球第二大木材消耗國,綜合考慮需求規模、口岸條件、區域發展戰略和市場輻射能力等因素,位於新民洲的中林(鎮江)生態產業城項目具備進口木材的儲備、加工、交易等方面的有利條件,也因此被中國林業集團公司列為“十三五”發展的“一號工程”。

  鎮江國林生態產業城有限公司招商工作部經理王高偉介紹,產業城快速崛起,發展勢頭十分迅猛。總投資2.3億元的木材初加工區一期已建成投產,去年原木加工量達到了70萬立方米;總投資7.2億元的木業初加工區二期即將全面竣工,目前已有6家企業簽約入駐,其中1家企業已進入設備安裝、準備投產階段;總投資11億元的木業先進製造區一期,兩個標段即將竣工,已有南潯木業商會等簽約入駐,打造實木定製傢具園中園。

  “如今的新民洲,以中林(鎮江)生態產業城項目為重心,‘港產城’融合發展的“港口特色鎮、生態木業城”建設步伐正在不斷加快。”張偉介紹說,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全國最大木材單體進口港,是木業發展不可多得的稀缺資源;1000畝木材初加工區、1098畝木業先進製造區,以及大片待開發的港口腹地,都將為木業企業發展提供廣闊空間;涵蓋木業貿易、初加工、精深加工的木業全產業鏈,可為企業融入產業城提供更多選擇。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2021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站在又一個新的歷史發展當口,秉持發端於上世紀60年代“艱苦創業、甘於奉獻”的拓荒精神,我們有理由相信,新民洲在“二次創業”的新征程上一定能夠接繼新使命,跑出新風姿。

【打印】 【關閉】

共有 0 条评论

Top